-
刘寄奴又称金寄奴、乌藤菜、六月雪,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,《唐本草》上记载:“刘寄奴,生江南,茎似艾蒿,长三四尺,叶似兰草尖长,子似稗而细,一茎上有数穗,叶互生。”每年8月开花时,连根拔起,晒干,除去根及泥土即可入药。其性温,味苦,入心、脾二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14:46
-
百合,始见于《神农本草经》。百合性甘苦、微寒辛、无毒,入心、肺、胆经;亦可食用。主治肺阴不足,虚劳久咳,痰中带血及热病后心神恍惚,夜不能寐诸症。
百合用于热病后,余热未尽及虚劳心神不宁症,是不可缺少的要药,余尝以自拟的百合益阴汤加减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14:39
-
性味功效
味苦,性寒,有大毒。散血热通络,消肿。
临床应用
内服适用于食管癌、胃癌、肠癌、骨肿癌、肺癌等。与甘草等药制成丸剂,可解除癌性疼痛。与穿山甲、紫草、雄黄、白芷等配伍制成药膏用于湿聚毒盛的皮肤癌。此外,还用于咽喉痹痛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14:38
-
功能主治
子:补肾,强筋骨,明目,利尿。用于腰膝酸软,肾虚目昏,阳痿,水肿。
叶:清热,凉血,利湿,杀虫。用于鼻衄,肠炎,痢疾。
皮:利尿消肿,祛风湿。用于水肿,筋骨酸痛;外用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。
用法用量
子:2~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14:06
-
赤芍的功效与作用
苦,微寒;归肝经;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用于温毒发斑,吐血衄血,目赤肿痛,肝郁胁痛,经闭痛经,症瘕腹痛,跌扑损伤,痈肿疮疡。
临床应用
1.用于温热病,热入营血、发热、舌绛、身发斑疹,以及血热妄行等。配生地、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13:45
-
牡蛎味咸,性寒,属补益药范畴。生用有养阴潜阳、清热解渴,软坚散结的作用,煅用有缩小便,止带下的作用。因阴虚阳亢而致的烦躁,失眠,盗汗等症,可用牡蛎养阴潜阳。常配合生龙骨,生地,白芍、黄芩,香附,远志,夜交藤等同用。
生牡蛎有养阴清热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12:23
-
功能主治
清热去湿,利尿通淋。治尿路感染,泌尿系结石,胆囊结石,肾炎浮肿,黄疸,疳积,痈肿。
①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行气,活血,消积聚。治小儿疳积,肾及膀胱结石,咳嗽,乳痈。
②《广西中药志》:清虚热,降火。治砂淋。
③《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12:16
-
祛风湿,利小便,散瘀血,消肿毒。治风湿性关节炎,肾炎水肿,肝硬化腹水,急慢性肝炎,胃痛,淋浊,血崩,跌打损伤,瘰疬,痈肿。
①《本草拾遗》:主水癊,取根白皮,煮汁服之一盏,当下水,如病已困,取根捣碎,坐,其取气,水自下。又能烂人牙齿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9:51
-
药理作用
1.祛痰、平喘及镇咳作用:乙醇提取物浓缩成干粉灌胃有祛痰作用(小鼠酚红法),平喘无效(豚鼠组织胺喷雾法),镇咳作用不明显(小鼠氨水喷雾引咳法)。祛痰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为小叶枇杷素。其祛痰作用不是反射性的,也不是直接作用于中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8:11
-
肉苁蓉味酸咸,性温,属补益药。主要用为补肾阳药,兼有润肠通便的作用。肉苁蓉质地油润,能补肾阳,又无燥性。配熟地,菟丝子,杜仲、山药,巴戟天,淫羊藿等,可用于肾虚所致的腰痛、膝软、阳痿、性机能减退、眩晕耳鸣等症。
肉苁蓉配当归、川芎,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8:03
-
补肾益肾;明目;止血,利湿解毒。主视物模糊;腰膝疼痛;吐血;崩漏黄疸,疮癣。
内服:煎汤,9-15g,研末或浸酒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;或撒敷。
1.《草木便方》:明目,益精,化痰,解热毒,生津止渴。润咽喉,涂冻疮、汤火伤。
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7:59
-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凉血消肿。主外感风热;高热神昏;吐衄;面竣口喝;高血压;肺热咳喘;肺痈;泻痢腹痛;肝炎;尿路结石;肠痈;目赤肿痛;咽喉肿痛;梅毒;疮疖肿毒;跌打瘀肿;外伤出血;毒蛇咬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6:39
-
性味功效
味甘、淡,性平。利尿,健脾,安神。
临床应用
适用于多种肿瘤,如食管癌、胃癌、肝癌、卵巢癌、膀胱癌等,对各种肿瘤化疗后引起的消化道反应也适用。常与白术、党参、薏苡仁、半夏、陈皮、瓜蒌、黄芪等配伍治疗脾虚湿盛、运化失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6:32
-
滋阴;降火;软坚;消痰。主阳盛阴虚;壮热烦渴;头风脑痛;目赤障翳;重舌;木舌;咽喉肿痛;头疮;水火烫伤。
内服:煎汤,3-5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调敷。
1.《纲目》:玄精石,与盐同性,其气寒而不温,其味甘咸而降。同硫黄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5:22
-
白芷的功效:
祛风,燥湿,消肿,止痛。
治头痛,眉棱骨痛,齿痛,鼻渊,寒湿腹痛,肠风痔漏,赤白带下,痈疽疮疡,皮肤燥痒,疥癣。
1、《本经》:主女人漏下赤白,血闭阴肿,寒热,风头侵目泪出,长肌肤,润泽。
2、《别录》:疗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4:36
-
菟丝子的功效
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,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,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,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,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,吸取养分以维生,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。中药菟丝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4:29
-
功能主治
温中顺气;舒经活血;消肿止痛。主呕吐腹泻;小儿吐乳;胃呆食少;扭挫伤;转筋;足肿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,或煎汤熏洗。
注意
孕妇禁服。
各家论述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3:26
-
性味功效
味甘、微苦,性寒。润肺祛痰,滑肠散结。
临床应用
适用肺癌、纵隔肿瘤及胃癌、各种中晚期肿瘤。还可用于乳腺癌。
常与浙贝母、前胡、石韦、白毛藤、夏枯草等配伍治疗气滞不宣、肺气壅遏、痰火互结的肺癌、纵隔肿瘤。
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3:22
-
祛风湿,通经络。治风湿顽痹,肌肤不仁,骨、关节结核,风疹疥癣,麻风,破伤风,小儿麻痹症。
①《药性论》:治热毒风,皮肤生疮,眉须脱落,瘑痒疥等。
②《开宝本草)):主诸风瘙瘾疹,疥癣,皮肤不仁,顽痹诸风。
③《纲目》:功与白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3:15
-
功能主治
通经活络;解毒止痒。主腰腿疼痛;闪腰岔气;疮疖;疥癣;皮肤瘙痒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鲜品用量加倍;或研末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外洗。
各家论述
1.《吉林中草药》:通经活络,止血,镇痛,......
发布时间:2023-10-06 01:15